媒体聚焦
资讯中心 > 媒体聚焦

河北电视台:家门口建起“共享工厂”

2024.12.04 797 字号 A - A A +

  河北电视台百姓看联播:家门口建起“共享工厂”。订单太多做不完?客户要求太高难以实现?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手握订单却只能干着急。这个时候,是不是就会羡慕行业领头大哥们的全产业链和精深加工呢?


 在邢台宁晋,龙头企业们挑起了大梁,建起了“共享工厂”。在这儿啊,设备、厂房、员工甚至是技术,都能共享。

  河北欧达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赵合义:我们是一家专业进行电线电缆辐照研究和加工的企业。经过辐照加工后,电线电缆更加的耐高温、耐腐蚀、耐辐射,使用寿命也更长。目前我们为全县电线电缆企业进行辐照加工,是一家共享工厂。

  骑过共享单车,租过共享充电宝,生产制造怎么共享呢?走,咱一起瞧瞧去!

  这里是去年8月投产的欧达共享车间,是宁晋首家辐照加工车间,目前当地已经有76家企业和这里达成合作。

  河北欧达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赵合义:辐照加工不仅投入大,而且人员需要持证上岗,有些中小企业不具备这项加工能力,我们目前共有14条辐照生产线,年产能130万公里。 

  刚刚赵经理告诉我,这里正在生产的就是咱们当地的像万方、晶澳等十几家企业的产品。那么,大家为啥都选择了这儿呢?我们一起去提货区找找答案。

  河北鑫远线缆有限公司采购部长黄珊:我们属于中小企业,原本只能做些普通电缆产品,像一些光伏线缆的订单因为做不了,所以不敢接。现在不一样了,在共享车间不仅能加工,质量也高,再大的订单都不怕。

  河北慧明线缆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晓宁:在没有这个共享车间之前,我们都要跑到山东、天津等地去做辐照加工,周期特别长,成本特别高,光是运费就占生产成本的三四成,很不划算。现在在家门口做辐照加工,只收取加工费,方便又省钱。

  与代加工不同,宁晋的“共享工厂”优化了资源配置,通过提供行业领先的技术、设备,将每一个加工步骤做优、做精,带动了全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提档升级,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
  宁晋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中小企业负责人王宗博:我们宁晋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,全县现有生产及配套企业2393家。通过探索产业集群的共享智造模式,今年1至9月份,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419亿元,同比增长20.78%。下一步,我们将统筹更多生产要素实现共享,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,推动线缆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全面提档升级。

  更令人振奋的是,这里的共享工厂还搭建起了共享研发平台,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通过技术共享和合作研发,企业可以更快的攻克技术难题,推动产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。